awc万象城

广东台山电厂:65米每秒“风暴”下的决战

awc万象城

广东台山电厂:65米每秒“风暴”下的决战

作者: 郭思莹 来源: 广东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9-26 字号:【

“台山电厂2号机组9月26日16时06分并网成功”,一单元值长杜长华挂下跟广东电网调度中心汇报的电话,长舒了一口气。这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珠江口登陆风力最大台风”“2025年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的“桦加沙”长达49小时的鏖战,在历经极限备战、极力保供、极端工况、极速处置后,以首台机组恢复发电赢得了胜利。时间回到两天前,9月24日12时55分超强台风“桦加沙”以65.1米/秒(17级以上)直扑广东沿海,创下广东省级气象站有记录以来的极值。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铜鼓湾的台山电厂处于台风前进方向右侧危险半圆的风暴核心区,直面考验。一场决战,就此打响。

山雨欲来,以“极限思维”构筑防线

9月19日,台风“桦加沙”在菲律宾以东洋面正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移动,其所在海域高温、低风切变、对流旺盛,极利于快速增强。9月21日8时“桦加沙”加强为超强台风级。所有数据、路径预测都预示着:这个“风王”不简单。

按照电网要求和调令,台山电厂七台机组均以低负荷保持在网运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为大湾区能源保障做最坚强托举。

毫无疑问,这种工况下的防台工作难度急剧增加。台山电厂迅速召开防台启动会,定下“极限思维、极端预测、极度防控”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

撤离,是第一道防线。遵循“该留的人一个都不能少,该走的人一个都不能留”原则,非应急值守员工、承包商及家属全部有序撤离,厂区迅速清空。与此同时,1192名应急值守人员逆向而行,分为四组,802人进驻生产现场27个值守点,备足3天干粮、400张临时床铺,准备现场坚守48小时以上;其余390人进入临时搭建的4处避险场所,作为台风后第一时间接应的后备力量。所有办公室、宿舍门窗闭锁,控制室窗口用木板封死,重点文件、重要材料及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均已保护。

物资,是支撑战斗的底气。4000多个防汛沙包、232台潜水泵、4辆消防车、1辆救护车、2辆清障车、2辆加油车、12台柴油发电机全部到位;6000份应急食品、可支撑7天的饮用水储备充足;6部卫星电话、1部海事电话、108部对讲机畅通无阻,三大运营商应急信号车进驻厂区,通讯网络层层加固。

现场,每一处细节都在与风赛跑。60张防台操作票逐一执行,1399项防台措施全面落实。7台机组正常运行,存煤25.2万吨,石灰石储备充足;厂内6万平方米光伏板全部铺网加固,储能站和光伏电站停运停电;卸船机、龙门吊等大型机械完成二次锚定加固,两台塔吊全部拆除;大坑水库水位、潮位实时监控;极端工况演练反复开展,严防停机排氢等环节失控。

9月23日22时,《防台防强对流天气应急预案》二级响应启动,当所有应急人员进入生产现场,整个电厂如同一张拉满的弓,静候着风暴的考验。

战斗时刻,在风口浪尖守住底线

9月24日早上7时50分,防台、防强对流天气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启动,考验如期而至。

“7号机输煤栈桥,瞬时风力11级!”“13级!”“14级!”自凌晨起,对讲机中的汇报声便再未停歇,数字一次次刷新认知,也一步步推高现场的紧张气氛。上午9时30分,台山电厂进入12级风圈。此时,7台机组仍在电网调度指令下坚强运行,成为狂风暴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电源点,履行着“保电网”的庄严承诺。

然而,来自大自然的终极考验才刚刚开始,台风中心逼近至厂区约45公里,17级的最大阵风裹挟着海水盐雾,形成致命的导电薄层,电气设备面临极限冲击。

“11时58分,6号机主变避雷器引线断裂,跳闸!”第一条警报撕裂风雨声。13时17分,7号机主变套管闪络严重,手动紧急打闸;13时46分,5号机保护动作跳闸……故障报告如连珠炮般砸向指挥中心。在15级以上狂风持续肆虐的三小时里,1至7号机组或因套管闪络手动打闸,或因保护动作相继跳闸。

全厂失电,灯光骤灭。真正的背水一战,此刻才真正打响。“启动全厂失电应急预案!”命令斩钉截铁。7台机组柴油发电机应声启动,迅速恢复各机组380V保安段供电。设备在,希望就在!运行人员临危不乱,发电机紧急排氢、泄压,锅炉安全灭火,汽轮机可靠投入盘车……一系列操作精准、迅速、到位。尽管外部风雨咆哮,但集控室内指令清晰,操作有序,成功将7台机组平稳停至安全状态。

众志成城,49小时奋力鏖战

9月24日17时,风雨甫定,二级响应解除。被17级台风撕扯过的厂区满目疮痍——破碎的保温铝皮悬挂在管廊上、粗壮的大树被连根拔起、防波堤散落着冲上的巨大礁石。

“设备可以停,电不能停太久!”成为全体抢修人员的共同信念。当晚,来自惠州、肇庆、清远电厂的12名专业骨干携4台应急发电车火速驰援;国能电科院、南网科技及设备厂家的专家团队也连夜出发,星夜兼程奔赴台山。风雨同舟,此刻有了最具体的模样。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现场指挥部的应急灯光彻夜长明,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各作业面的汇报声:“1号主变清洗完成”“铜唐甲线送电正常”。在应急灯的照射下,检修人员踩着积水,用消防水枪冲洗绝缘子上的盐垢,再用白布蘸酒精一寸寸擦拭;电气试验人员打着手电,对恢复送电的设备进行绝缘测试;运行人员紧盯监控屏幕,逐步恢复厂用电系统。黑暗中,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成为现场最令人安心的背景音。25日6时27分,1号备变送电成功,厂用电开始恢复。

25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厂区时,2号机组被确定为优先恢复的目标。连续作战20多小时的检修团队完成所有高压试验。25日22时,最后一张工作票收回,系统隔离措施全部解除。

26日早上7时49分,锅炉点火成功,橘红色的火焰在监视屏上跳动;9时33分,启动F磨煤机,电除尘器投入运行;15时35分,汽轮机开始冲转,转速平稳升至额定3000转;16时6分,经与电网调度协调,2号发电机成功并网!

当调度中心确认“2号机组恢复送电”的那一刻,连续奋战三天两夜的员工终于松了口气,布满血丝的眼中目光仍然坚定。“他们不是不累,是拼着一口气。”从全厂失电到首台机组恢复并网,台山电厂仅用了49小时。其间,来自集团党组和领导的指导和关爱,来自当地政府、兄弟单位的支持和帮助,来自曾经一起战斗过同事们的关心和问候,汇聚着力量,传递着温暖。

南海边,风会散,雨会停。阳光穿透乌云,照亮了厂门口“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牌子,也照亮了每一张满是污渍却无比坚毅的脸。这,是台山电厂始终如一的担当作风,也是国能人卓越品质的实干缩影。这份“实干兴邦、能源报国”的红色血脉将赓续前行,这份能源供应“压舱石”“排头兵”的使命担当将坚定践行。

广东台山电厂:65米每秒“风暴”下的决战

awc万象城

X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