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c万象城

高温“啮合”战

awc万象城

高温“啮合”战

作者: 张磊 刘志林 来源: 浙江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7-17 字号:【

7月11日,骄阳炙烤着大地,热浪翻滚。浙江公司宁海电厂圆形煤场内,一场高温下的齿轮“啮合”战正如火如荼展开。

圆形穹顶下,湿热空气凝滞不动,煤粉裹挟着热浪,将煤场化作密不透风的蒸笼。燃料堆取料机检修现场,燃料检修团队的成员们已经在岗位上坚守了整整6个小时,与时间赛跑,与高温对抗。他们身上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深色的汗渍与黑色的油渍交织,在工作服上勾勒出独特的“作战地图”。

减速机作为燃料系统的“心脏”,其健康状态决定着煤炭输送的安全。长期的高负荷运转,让堆取料机不堪重负。运维人员在精密巡检中发现,4号堆取料机2号取料减速机第三级齿轮存在严重点蚀现象,若不及时处理,极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燃料运输中断。警报拉响后,一场高效协同的作战部署迅速展开。专业人员制定周密检修计划,抓住设备轮换间隙的“黄金时间”,组织检修人员迅速投入战斗,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设备维修更换任务。

由于现场工作环境复杂,设备体积大且作业空间狭小,检修作业开始后,工作人员只能蜷缩着身体进行操作。高温环境下,金属设备表面温度高,稍有不慎就可能烫伤皮肤。

“打起精神来,天气再热,检修质量标准不能降,现在是迎峰度夏保供关键期,咱们要顶着压力往前冲!”燃料运维部机务点检樊旭文的声音嘶哑却坚定。随即,作业人员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检查、拆卸、调试每一个部件,手中的扳手、卡尺、测温仪等工具上下翻飞。汗水顺着安全帽带滴落,但作业人员顾不上擦拭,用力甩甩头,继续专注地盯着手中的测量工具,反复核对数据。

图为检修小组合力拆装设备

正午的太阳像一顶烧红的钢盔倒扣在圆形煤场的上空,闷得让人喘不过气。专工王家民的后背已经洇出一圈盐霜。他蜷在减速机狭窄的空隙里,扳手咬住螺栓的瞬间,手背溅落汗珠,沾满油污的脸庞就像被水洗了一遍。接过一瓶矿泉水,他猛地咕咚了几口:“再坚持一下,还剩最后几个零件了。”他喘着粗气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充满了斗志。

“再给我挑一件顺手的把手来。”他向对面的检修工吴强勇摆了摆手。检修小组分工明确,默契配合。有人负责拆卸旧齿轮,有人负责清理油污,还有人负责新齿轮的润滑和安装,每一分精雕细琢,仿佛在进行一场精致的艺术创作,为后续设备稳定运行夯实基础。

“减速机的齿轮啮合必须精准到位,哪怕0.1毫米的跑偏都可能影响设备寿命。”在设备装配调试中,樊绪文拿着量尺边测量边叮嘱道。为了保证检修进度,他寸步不离检修现场,全程跟进把关抢修作业。站在检修现场,他的安全帽带早已被汗水浸透,顺着脸颊不断滴落。他时而俯身观察齿轮啮合情况,时而指导调整安装角度,确保新齿轮的装配精度达到最佳状态。

图为樊旭文正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桑拿天的持续“烤”验,对检修人员的身心都是巨大的挑战。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让他们的手臂、肩膀和腰部酸痛难忍。湿热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中暑的风险时刻存在,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吴强勇擦了擦额头不断滚落的汗珠,笑着说:“虽然天气热得像蒸笼,但想到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再累也值得!”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所有检修人员的心声。

图为宁海电厂夜景航拍

夜幕降临,圆形煤场内依然灯火通明。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检修工作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设备回装。现场的氛围愈发紧张,金属碰撞的叮当声、电动工具的嗡嗡声、指挥人员的口令声交织在一起。王家民的胳膊早已累得失去知觉,在同事的协助下,他依然坚持完成最后的调试工作。

当最后一颗螺丝拧紧,当设备缓缓启动,平稳运转的轰鸣声响起,监控屏幕上各项参数正常跳动。经过连续一天一夜的奋战,这场高温下的齿轮“啮合”战终于取得了胜利。检修人员疲惫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他们用汗水和坚持,守护住了电厂的能源生命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奉献精神,成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风景。

高温“啮合”战

awc万象城

X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