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c万象城

用汗水筑牢输煤“生命线”

awc万象城

用汗水筑牢输煤“生命线”

作者: 王昊 来源: 江苏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7-25 字号:【

7月20日的上午,骄阳似火,地面温度直逼40℃。

在码头一号卸煤段上,没有空调的清凉,只有机器运转的轰鸣和扑面而来的热浪,这里的环境闷湿,空气里弥漫着煤尘和汗水混合的味道。江苏陈家港公司燃运部副主任朱玉龙带领部门人员和检修工人正在卸煤钢丝带下方,争分夺秒地修补一处磨破的接口,用辛勤和汗水保障输煤“生命线”安全运行,守护酷暑下的万家清凉。

“各岗位注意,技术组盯紧接口对齐精度,保障组做好工具补给和降温物资供应,咱们必须在两个小时内抢通!”朱主任拿着对讲机,声音透过嘈杂的环境清晰传来。作为现场统筹负责人,安全帽下的脸颊已被汗水冲刷出两道浅色印记。早在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前,燃运部就制定了“迎峰度夏应急方案”,每天划分三个检修窗口期,每班配备专职安全员和物资保障员,在廊道关键位置加装了临时通风扇和应急降温箱,箱内备好含盐冰水、防暑药品和备用防护装备。

图为检修人员正在检查输煤皮带破损处

“钢丝带一旦停运,卸不了煤,整个机组的‘口粮’就断了,必须在两小时内抢通!”现场检修负责人姜言抹了把脸上的汗,额前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浸透,粘贴在皮肤上。他手里的扳手被高温烤得发烫,即便戴着手套,每拧动一下,掌心都能传来一阵温热感。输煤钢丝带是电厂燃料输送的“主动脉”,夏季用电高峰期间,任何一处破损都可能导致全线停运,直接影响机组发电效率。

廊道里工人们的蓝色工装早已被汗水浸成深褐色,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年轻的小李负责手持角磨机清理破损处的毛边,直径10厘米的砂轮片高速旋转,与钢带摩擦产生的火星溅在防护鞋上,发出细碎的噼啪声。额角的汗水滑落脸颊,他却顾不上擦一把,防护面罩里早已布满水汽,视线都有些模糊。他隔着面罩喊着:“越热越不能慌,接口对齐差一毫米,运行起来就可能跑偏,到时候麻烦更大。”

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滴,砸在滚烫的金属支架上,瞬间蒸发。徐师傅蹲在钢丝带侧面紧固螺栓,由于空间狭窄,他只能半跪着挪动身体,工作服的膝盖处磨得发亮。“这活儿就得‘贴身肉搏’,钢丝带下面温度高、空间小,每次进来都像蒸桑拿,出去时衣服能拧出半盆水。”他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还嵌着没擦净的煤尘。

一旁的王师傅正调配冷粘胶,他先将固化剂按1:8的比例倒入胶桶,用搅拌棒快速搅动,动作要快——高温下胶水凝固速度比平时快一倍。“胶抹厚了会鼓包,薄了粘不牢,得像抹面包酱似的均匀。”他手腕悬空保持稳定,额角的汗珠滴进胶桶里,他赶紧用抹布擦净,“这玩意儿怕水,一点汗星子都能毁了整段接口。”

图为检修人员在检查控制开关电源箱

小李磨完接口,立刻用高压气枪清理碎屑,气流裹挟着煤尘喷在他胸前,蓝色工装上瞬间积起一层黑粉。他紧接着铺上钢丝网,手指在滚烫的钢带上来回按压,确保网眼与接口完全贴合。“这网就像伤口的纱布,能增强拉力,夏天钢丝带热胀冷缩厉害,没这层保护撑不过一周。”

负责安全监护的老王守在廊道入口,不时地翻看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接地线已挂设、急停按钮测试正常、旋转部位防护罩已复位……”逐项核对的铅笔在纸上留下深深的刻痕。看到姜言他们开始做最后检查,他提前走到试运转开关旁,手指搭在红色的急停按钮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钢丝带被清理、打磨、冷粘处理完成后,老王用力拉动试运转开关,钢丝带重新平稳转动起来,带着乌黑的煤块驶向料仓。此时,距离计划时间还有15分钟。工人们爬出检修位,摘下安全帽,互相看着对方满脸的煤尘和湿透的衣服,不约而同地笑了,那笑容里,有完成任务的释然,更有守护“生命线”的骄傲。

图为检修人员检查皮带拉绳

高温下的坚守,是为了千家万户的清凉。这些平凡的检修工人,用被汗水泡白的双手、被油污浸透的工装,在闷热的环境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保障线。他们或许不善言辞,却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责任,每一滴汗水,都在守护着能源供应的畅通。每一次抢修,都在为夏日里的光明与温暖保驾护航。

用汗水筑牢输煤“生命线”

awc万象城

X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