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辛苦了,计划6天的检修时间,咱们4天搞定,取料机试运正常了。”7月19日19时30分,班后会上,浙江公司宁海电厂燃料运维部机务点检樊绪文声音沙哑,如释重负。
“绪文啊,我前两天都睡不着觉,设备转起来了,我终于能睡个好觉了。”燃料运维部主任聂驱激动不已,爽朗的笑声在圆形煤场里回荡着。
时间回到7月3日13时,午休的樊绪文被急促的电话声惊醒。“樊工,2号取料机回转有异响,不能确认具体位置,麻烦看看!”运行四值主值魏虎的声音透着慌张。
图为樊绪文检查取料回转平台中心孔与中心柱外壁间隙
赶往现场的路上,樊绪文心里七上八下:电缆滑环轨道、圆孔盖板与取料回转平台摩擦都有可能,千万别是轴承出问题。到现场后,他逐一检查电缆滑环、回转平台圆孔、中心柱外壁及轴承外圈,均未发生异常。于是,他爬到中心柱里,取料机回转时,轴承内圈传来明显异响。樊绪文猛地一沉:“糟糕,难道滚动体破损,运转20年的轴承坏了?”经部门主任、副主任、专业主管确认,确实是取料机回转支撑轴承故障。
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保供至关重要。1、2号煤场取料机承担配煤掺烧作业,若2号取料机长期故障,另一台取料机再出问题,不仅影响机组经济运行,更可能导致一期4台机组供煤中断。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咱们得抢时间,朝着迎峰度夏保供目标干!”现场会上,聂驱为大家鼓劲。
樊绪文立刻向有更换经验的电厂“取经”:轴承供货周期长达5个月,更换轴承滚动体和保持架是最优解。
图为樊绪文和张旭探讨工装的结构强度
“第一次检修这么大的设备,在人力、工装、工期上都得考虑周全。”副主任邓建国叮嘱道。
作为共产党员,樊绪文知道此刻身上的责任,再难再累,也要顶住压力,把这个担子扛起来。他连夜落实备件,加班加点编制检修方案,制作盘车扳手等工装,协调沟通掺烧组取料方式,办理停役手续和工作票,还特意制定了防暑措施。7月16日,取料悬臂停至预先选择的45度左右,顶升点对正,检修正式开工。班组挑选精兵强将,24小时两班倒进入超常状态。
拆除影响顶升的附件、调平回转平台、焊接定位组件、吊装定位千斤顶……工序有条不紊。遇到卡住的螺栓,他们特制了2米长的套筒扳手,从仅有257毫米宽的缝隙处作业。樊绪文蹲在回转平台,拿着手电筒向下照,指导中心柱内的作业人员操作。焦灼的声音和敲击声合在一起,撞在圆形煤场的穹顶上,又簌簌落下来。
17日凌晨4点,经过一个昼夜,56个内圈螺栓全部拆除,樊绪文才放心离开。取料回转平台顶升作业是关键步骤,樊绪文仅休息4个小时,就又赶回现场。要将取料回转箱梁顶升到合适的高度,创造检修空间,需要3人合力同步配合,每次仅顶升5毫米,精度要求极高。
“等一下,平台不平,你俩先别动,我先调前点千斤顶,标尺调成同一刻度再动。”樊绪叮嘱道。
“液压油站手柄是在顶升位置吗?”他继续向另外两个人说道。
“OK了。”检修班方志和尤小明回复。
“3、2、1,顶升5毫米,确认刻度。”往复操作至检修作业高度后,他们尝试盘动轴承内圈。由于轴承较重,且损坏滚动体卡涩等原因,即便手拉葫芦配合,盘车内圈仍纹丝不动。樊绪文急中生智:“拆外圈螺栓,盘动轴承外圈带内圈转,把工艺孔对准人孔门位置。”方案可行,151个滚动体取出后,发现1个滚动体已碎成两半——异响根源找到了。
图为取料机回转支撑轴承检修现场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樊绪文寸步不离现场,累了就随地歇会儿。一干又是通宵,直到18日清晨6时,樊绪文才回值班房休息。
35摄氏度、33摄氏度、32摄氏度……圆形煤场内,闷热不通风,作业空间狭小,在里面待上半小时,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汗水流进眼睛里,腾不出手擦,煤灰、油渍布满手上,嘴角终日咸涩。部门领导心疼,劝他回去休息,樊绪文却很倔强:“后面几个关键工艺点得盯牢。”部门领导、主管、同事常来搭手,出谋划策,协调解决突发问题。樊绪文休息时,B角一级点检张磊立刻顶上,党员群众主动分担,能替一会儿是一会儿。
图为邓建国叮嘱方案细节
短暂休整后,樊绪文又投入战斗。滚动体更换需精准对位,每装一个都要反复检查,确保无误。高温下,他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脸上的汗和煤灰交织在一起。
7月19日凌晨5时30分,最后一个滚动体更换完毕。上午回装螺栓、拆卸工装、恢复现场,18时设备开始试运。大家都很紧张,瘦了5斤的樊绪文在取料平台3层间跑上跑下检查。专业主管姜在涛提议多试运几个角度,确保万无一失。
当设备平稳转动的那一刻,圆形煤场内掌声雷动。
“这么多天,从没这么开心过,感觉又学到了一项技能,大轴承检修都经历了,以后没什么能难倒awc万象城了。”樊绪文眼含热泪,胸前党员徽章闪闪发光。